黄秋葵育苗技术
黄秋葵育苗的技术,让黄秋葵种子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吸收水,避免短时间内浸种吸水不够在播后土壤中吸水时间过长影响黄秋葵的出苗时间及整齐度,还能有效的防止因浇水过多引起基质粘性增强、基质水分湿度过大影响了黄秋葵的呼吸作用使得黄秋葵种子因水分过多而腐烂。通过播前吸收足够的水分,播后严格控制基质水分,来提高种子出苗的整齐度及降低出苗时间。在大棚内再加小拱棚进行二次拱棚育苗,对提高育苗基质土温为解决因基质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在基质内生长破土的时间有重要作用,也为缩短育苗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出土环境条件,特别是为早春时间长的地区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黄秋葵的整个生长期具有重要意义。
黄秋葵育苗技术
黄秋葵目前作为一种高档蔬菜进行全国推广应用,其经济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黄秋葵育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黄秋葵的生长和产量。在传统的育苗环节过程中,一般采用直播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直播育苗其出苗率只有50%左右,而现有营养钵育苗方式管理难度大,出苗不整齐,极易徒长,不管是采用直播育苗还是营养钵育苗,其育苗周期都在30天左右,且所育苗质量不佳,极大的影响了黄秋葵的产量及推广应用。
黄秋葵的育苗,出苗率高,出苗整齐,育苗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且易于管理。
黄秋葵育苗,将选好的用于播种的黄秋葵种子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3-8分钟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种子用40-45°C的温水浸种48小时以上,直至黄秋葵种子露白;在播种前一天,将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放置在大棚内,并整齐排放在垄作上;将浸种完毕的黄秋葵种子按照2cm播种深度进行播种,每个育苗杯内播种一粒,播种完毕后在大棚内对垄作按照高度为30-35cm、宽度与垄作宽度相同进行二次小拱棚处理,并使小拱棚内的温度在黄秋葵出苗前保持在25-30°C,待黄秋葵出苗达到80%以上时撤去小拱棚,并加强水分、光照管理;待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在浸种过程中,浸种到24小时时进行一次换水,将浮在水面不饱满的种子去除。
排放育苗杯的垄作的垄长为5m,垄作间距25cm,每排垄作上放置10个规格为8*8cm的育苗杯。
在黄秋葵出苗前不对育苗基质进行浇水处理,待黄秋葵开始出苗后,每天下午浇少量水,每个育苗杯每次浇水15-25ml,4-5天浇一次透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浸种时间上比传统浸种时间长,让黄秋葵种子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吸收水,避免短时间内浸种吸水不够在播后土壤中吸水时间过长影响黄秋葵的出苗时间及整齐度,由于采用了播前、播后基质不浇水的方案,直到黄秋葵出苗后才开始浇水,有效的防止因浇水过多引起基质粘性增强、基质水分湿度过大影响了黄秋葵的呼吸作用使得黄秋葵种子因水分过多而腐烂。通过播前吸收足够的水分,播后严格控制基质水分,来提高种子出苗的整齐度及降低出苗时间。与现有现有保护地育苗措施一般采用大棚内直接育苗相比,采用在大棚内再加小拱棚进行二次拱棚育苗,对提高育苗基质土温为解决因基质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在基质内生长破土的时间有重要作用,也为缩短育苗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出土环境条件,特别是为早春时间长的地区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黄秋葵的整个生长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了非常节水、控水、控土温的方法,在管理上更加方便、省时省力。简单易行,管理高效,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黄秋葵育苗技术,选用在当地生长表现良好的黄秋葵品种进行播种备用;按照种植面积的大小,确定播种量或者育苗数量以节约种子,一般每亩种植黄秋葵4500-5000株,用种0.4kg-0.5kg ;确定好播种数量后,将种子进行消毒,消毒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捞出洗净后备用;将消毒完毕的黄秋葵种子放入40-45°C的温水中进行浸种处理,浸种时间为48小时,当浸种时间到24小时时,进行一次换水处理,将浮在水面不饱满的种子去除,将种子晾干30分钟后,再注入40-45°C的温水进行浸种,当浸种时间达到48小时后,黄秋葵种子有98%以上露白时,取出黄秋葵种子晾干表皮备用;针对黄秋葵根系特性选用高为8cm,直径为8cm的一次性塑料育苗杯为黄秋葵的育苗杯,用常规的育苗基质将育苗杯全部装满 ;装杯在播前一天进行,在育苗大棚内的垄作长为5m,垄作间距为25cm,在每排垄作上摆放10个育苗杯,便于播后管理;将浸种完毕且露白的黄秋葵种子在育苗棚内进行播种,每个育苗杯内播种一颗,播种深度为2cm,播完覆土,待全部种子播种完毕后,将各垄用塑料薄膜进行棚内小拱棚覆盖,小拱棚高度为30-35cm,宽度为垄作宽度;在小拱棚的开口处的营养钵内放置温度计一枚,每个育苗大棚内在两端入口及中间位置分别放置一枚观察土温情况,在种子未出土前,根据天气变化进行棚内温度调整,当土温低于25度需要进行加温措施处理提高土温,在土温高于30度时,将小拱棚的两端揭开通风降温,使土温保持在25-30度之间以提高种子的出苗速度和整齐度,土温在25-30度之间时,黄秋葵出苗时间为4-6天,在第7天时,全部出苗率可达90%,当种子破土率达到95%时,撤去小拱棚,并进行日常的浇水管理,根据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进行浇水调整,以土壤表面见干即可浇水,一般每天下午向每个育苗杯内浇水20ml,四到五天浇透水一次,同时及时对大棚进行通风降温管理,使用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防止黄秋葵幼苗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不足的条件下引起徒长,待幼苗长至第三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带土移栽,缓苗期为1-3天。
黄秋葵的出苗率达到90%-98%,播后4天开始出苗,播后7天后出苗率达到到95%,播后15天开始长第三片真叶,第18天85%的幼苗长第三片真叶,同时根系长度已达到2cm-3cm,播后20天以后即可进行移栽。比同期播种不加小拱棚育苗的提早10天移栽时间,其所育苗质量良好、整齐、健壮、移栽成活率达到98%、缓苗期时间1-2天。